今天是:

听障儿童家长警惕过度养育

时间:2014年02月09日  信息来源:聋康网    录入:毛毛虫

 

现在有一种现象,当我们的家长知道孩子是听得不好的时候,就怀着愧疚的心情,对孩子无原则地迁就,孩子要怎样家长都会答应,久而久之导致过度养育。

那什么是过度养育呢?过度关爱孩子,平时不太注重孩子个人能力的培养,不给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大人包办代替导致孩子各方面能力发展都相应较弱的现象,就是过度养育。

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两岁多的孩子自己不走路,常常是父母抱着,或者坐在婴儿车里;孩子喝水时,妈妈急忙把杯子拿过来喂孩子喝水,孩子连拿杯子的机会都没有;孩子吃饭时一边吃一边跑,妈妈在后边追着喂;两岁半的孩子没吃过米饭、馒头,都在吃流食;四五岁的孩子不会穿衣服、穿裤子,不会系鞋带,不会双腿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长此以往,过度呵护导致孩子的小肌肉群得不到锻炼,平衡协调能力差,咀嚼能力差,社会性不好。那么,过度养育对听障儿童言语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1.自理能力差。由于过度教养,使得孩子不会自己洗手、小便、用勺子吃饭,导致孩子动手能力差,小肌肉群机能差。小肌肉群的动作少,就不能有效刺激大脑,这样孩子就显得什么都慢慢的,不灵活。

2.气息弱。由于孩子很少运动,造成孩子运用气息的能力弱,很多孩子都用鼻子吹气,不会用嘴吹气。我们知道要想把话说清楚,离不开口、齿、唇、舌、下颌、肺等构音器官的高度配合,离不开气息的运用。孩子的气息弱,就不能很清楚的发音,h、x、p 等音就发不清楚,势必影响孩子整体的语言清晰度。

3.咀嚼能力差。很多2—3岁的孩子,入园之前都是吃流食,面部肌肉软弱无力,导致很多韵母发不出来。

4.唇部力量差。说话时唇部力量小,唇齿音发不清,如发“ba ba”的音就很费劲。

5.下颌打不开,口型就很小,这导致孩子所发的音口齿唇舌都不到位,言语清晰度就很差。

6.孩子语训配合度差。由于孩子的依赖性强,和老师的配合就差,导致孩子的语训时间延长。

7.社会性能力差。由于孩子依赖性强,往往不会与他人交往,即使进入了正常学校,也很难融合。

多年工作的经验,使得我们发现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身体协调能力、大肢体的运动能力、气息的使用就越好,往往这些孩子的康复时间短,而且康复质量高,言语清晰度高。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孩子有很多小伙伴,经常会一起出去玩。在玩的过程中锻炼了气息,锻炼了肢体的协调能力等。

那么,孩子们在相应的年龄段里,自理能力、社会能力、运动能力、理解能力要到达什么水平?我们可以参看相应的育儿知识。为了孩子们健康地成长,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养育方式,家长要理智地爱孩子,让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孩子的各种能力均衡发展才会利于语言的康复。同时,也使得孩子真正融入正常群体中,健康发展。

(作者:高丽娟 编辑:毛毛虫)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