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工耳蜗知识 > 浏览文章

植入人工耳蜗后的儿童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作者:佚名   日期:2012年09月10日   加入收藏 )

1.听觉培建

1. 1 人工耳蜗调试达到优化

听觉培建只有在人工耳蜗调试达到优化的条件下才能获得理想效果。凡人工耳蜗植入者,术后均要进行调试,调试的目的是使人工耳蜗的听觉刺激电流量适合个体的需要,给植入者提供舒适、清晰、真实的声音信息。术后调试需要在计算机特殊编程系统上完成。

术后调试内容包括阻抗测试、选择参数(如言语编码策略、刺激模式等)、确定听阈值(简称T值)和舒适阈值(简称C值)。调试方法一般由两名专业人员共同完成,一人负贡操作编程系统,另一名作为观察者与小儿游戏并观察小儿反应,方法类似小儿行为测听法。

1. 1. 1 确定“T”值

“T’’值即阈值或刚听到的最小刺激级。测试时,小儿的反应方式因小儿的年龄、术前准备情况而定,对大龄儿童或成人,可让被试者听到声音举手对3至 6岁儿童采用游戏法,如听声移协对1至3岁儿童可采用听觉观察法,通过观察小儿听到声音后的而部表情而定,如小儿听到声音时可能出现突然停止活动、表情异样等。有条件的可采用视觉强化法配合测试,史易获得结果。

1. 1. 2 确定“C”值

 “C”值为舒适阈,指小至于产生小舒适响度的最大刺激级。C值对人工耳蜗植入者听语言的影响很大。小儿测C值较困难,常采用寻找小舒适阈后下降一定百分比的方法。或以听阈值为基础,上升一定百分比的方法确定“C”值。对合作的小儿,测试人员可在纸上画三个脸谱,一个头像大小适中,为喜悦表情,表示听到的声音比较舒适一个头像较大,为小高兴的表情,表示听到的声音太大,一个头像较小,尤表情,表示听到的声音太小。请小儿听到声音后指认听到的声音属于舒适的还是声音太大的,以此确定“C”值。

通过调试,决定了电刺激的上下限,即动态范围。成人及年长儿童还要进行电极响度、平衡测试,即每个电极在动态范围的同一水平具有相同的响度,使人工耳蜗使用者能获得最真实的声音线索。然后将调试结果存放到言语处理器的记忆中。

每次调试后,可做LING氏6音测试,测试者与小儿并排而坐,用正常说话声音强度,分别测试/a/、/i/、/u/、/sh/、/s/、/m/,让被试者听到声音后能复述,或用主频明确的滤波复合音测试,观察小儿对小同强度声音的听觉行为反应。有一定言语能力的儿童也可依据儿童言语测听词表口进行封闭式或开放式测试或回避视觉进行语音模仿。

调试时问小儿术后第一次调试(即开机)一般在术后2至4周左右。开机前,专业人员可通过术前及术后的X线检查、手术记录等了解一些问题,如电极插入的深度,是否有耳蜗损伤,损伤的程度,因其可导致电刺激的非听性反应。

由于小儿对声音的适应和对测试的小断理解,以及耳蜗内植入电极周围组织的小断变化,使得术后短期内电刺激的阈值和舒适阈会有变动,术后3个月内调试稍频繁,特别是开机后一个月内,每周进行一次调试,以后可每月或根据需要进行调试。术后调试的质量将影响小儿的听觉效果,为使调试准确,达到重建听力效果优化,调试人员掌握听力测试特别是小儿行为测听的技术和对小儿进行听觉训练方法十分必要。

1. 2 聆听技能培建的方法

“听见”和“聆听”是两个具有本质区别的概念。“听见”是一个生理过程,而“聆听”史多的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听觉察知、听觉注意、听觉定向、听觉识别、听觉记忆、听觉选择、听觉反馈、听觉概念和听觉理解的形成。可见,它是一种习得的行为,是经过练习可以小断提高的心理技能。

1.2.1 培建内容

聋儿听觉能力的培建和聆听技能的掌握,直接关系到聋儿听力语言康复的最终效果。其具体内容可根据聆听能力发展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①声音察知阶段培建的内容:主要感知声音的有尤及声音的强弱。听取的内容80%应是自然环境声动物鸣叫声、音乐声、人体声,2o%应是言语声。观察主要目标对声音是否能及时出现应答性听觉反应。

②声音辨别阶段培建的内森主要能够通过对小同声音的音高、音长、音强及音色的感知达到辨别小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如自然环境声、动物鸣叫声、音乐声、人体声及言语声。由于儿童掌握的词汇量增加,听言语声的比例也要逐步增加。观察主要目标对声音是否能做出正确辨别。

③声音识别阶段培建的内森此阶段的训练内容80%应是言语声,20%应是自然环境声,训练目标应达到对语音超音段特性的识别,对小同单词音节词的识别,对音节相同但辅音及元音信息小同的识别,以及在短语中对关键成分的识别。

④声音理解阶段培建的内森在前二个阶段训练的基础上,视个体学习差异逐步增加句长,提高言语识别难度。训练目标应达到对日常短语或熟语的理解、对连续语言的理解、对简短故事中顺序关系的理解、对拟声或抽象语言的理解及在背景声中理解对话。

1.2.2 培建方法

聋儿聆听技能的培建方法可分为单一听觉强化法和多种感觉参与法两种。在康复教学中这两种方法通常并用,多种感觉参与的方法有助于听理解,听觉强化法有助于听觉记忆,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是人的听觉认识从感知到理解,从理解到识别,从识别到记忆,从记忆到形成听觉概念的高级阶段的重要途径。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的训练。

①听感知训练一一可视音乐治疗方法

聋儿配戴助听器后,经常听音乐是最好的听力训练方式。经过放大后的音乐刺激,可以激发听神经产生冲动,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使听神经突触活化,久而久之可使听敏度提高,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听觉治疗的目的。如果伴随音乐同时增加视觉效果,史有利于建立听觉中枢与视觉中枢的神经联系,有利于脑潜能的开发和条件反射的建立曰。如何对聋儿进行音乐教育,是目前国内外正在进行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②听理解训练一一多种感觉参与方法

多种感觉参与方法强调充分利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渠道进行听力练习,其中尤其重视视觉的辅助作用。对各种声音的理解可借助实物、图片提示法进行练习,建立音义联系触觉利用法可帮助聋儿建立对声音的物理属性概念音乐旋律与关于声音的心理体验可借助动作表现或表演(表情)法进行。此种方法可使大脑的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言语中枢以及运动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即全脑兴奋。在这种应激的条件下进行听觉训练对于人工耳蜗植入者初期理解声音和语言十分重要。

③听记忆训练一一强化听觉训练法

单一听觉训练法强调单独利用听觉途径去巩固和发展聋儿听觉记忆能力,这种方式对于人工耳蜗植入儿童聆听技能的培建,非常重要,在回避视觉的条件下,初期可多采用听自然环境声和动物鸣叫声为主体刺激声进行听觉游戏,如听声移物、听声做动作、听声识图、听声指认等方法。在听理解积累一定量的情况下,应以听言语声为主要刺激声进行听觉强化训练,如听声复述、听言语声完成指令动作,用那些己理解的词汇、句子或小故事强化听的训练,完成培建的基本任务。所以听觉记忆训练多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语音的听觉强化,从而达到听觉记忆形成听觉概念的目标。

2.语言学习

聋儿因为听力途径的障碍小能获得正常儿童相等的日语学习条件,当他们戴上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需要通过人工强化的环境来学习日语,这样才能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内获得日头语言。聋儿早期康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说话,这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聋儿的早期康复教育在了解正常听力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的同时应遵循卜而四项原则:

2.1 以听觉日语法为主导,形成和发展语言

正常人的语言都是在周围环境的作用卜自然获得的,这称为语言习得。情景自然日语法川是促进听障儿童语言发展的重要方法,聋儿由于听觉障碍,难以在人际交们中自然地获得语言,因此必须配戴合适的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并为其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通过大量的反复听说和交们,才能形成和发展语言。语言教育小仅仅是语言知识(语音、词汇、句式)的学习,史要注意培养言语交们能力,人们的言语交际受制于言语行为的能力,而言语行为的能力只能在言语活动中获得,只有让聋儿置身于交际的环境中,让聋儿多听、多说,才能使他们掌握各种言语交际技巧。

2. 2 开展主题教学,在活动中学习语言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只有当聋儿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有求知的欲望。在进行早期康复教育之前,聋儿己开始适应了尤声的生活,自己也小知道尤语言的痛苦,因此对学习语言从内心缺乏愿望和兴趣,再加上学习语言很吃力,使聋儿易缺乏学习语言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聋儿生理、心理特点,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采取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灵活性的主题教育内容和方法,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寓教于乐。在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和日常生活的交们中,聋儿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词义,把语音与客观事物相联系,经常联系就建立了有关这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使聋儿较快地理解和掌握语言;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聋儿熟悉的事物,进行情景教学、主题教学,或带聋儿参观访问,进行实地教学,使词语记忆的材料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便于聋儿记忆,逐渐积累概念和经验,使聋儿语言得到发展。

2. 3 以提高言语能力为主,有针对性地进行言语矫治

正常儿童是在语言习得和学习过程中,学会词、句、理解意群之后,逐渐自发地矫正语音的,因为年龄的增长,发音功能逐渐完善,例如:1岁的健听儿童语言清晰度为30%,两岁达到65%, 4岁达到97%,聋儿由于发音功能低下,所以在学习语言初期,语言能力较低、词汇量较少,如过多地矫正发音,会使聋儿对试着说话失去信心,影响其说话积极性,而应以是否能完成交际为前提,小一定要求每个汉语语音、每个字都说得十分准确,重点应放在让聋儿用语言交流上,即言语的理解和表达。当词汇量及言语能力积累一定量时,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言语能力及发音水平评估,找出影响言语清晰度发音异常的关键词汇,再制定言语矫治方案,进行言语矫治,多能收到实效。

回到首页
上一篇:人工耳蜗的起源
下一篇:儿童患者什么时候植入人工耳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