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电子耳蜗
对于正常的耳朵来说,外耳收集外界的声音,振动鼓膜和三个听小骨,透过卵圆窗引起内淋巴液流动,刺激听觉毛细胞,毛细胞再将声波转变为电流传到听觉神经与大脑,引起听觉。人工电子耳的基本理论是在耳蜗内植入电极越过发育不良或受损的听觉毛细胞,将声波转换为电波后直接刺激听觉神经再传至大脑。最早在1790年Volta首先发现电流刺激耳朵会产生听觉,1957年有人开始将金属线放入聋人的耳蜗,并用交流电刺激,人工电子耳植入术的研究正式萌芽,1972年House与Urban研发出单频道人工电子耳,而1984年澳洲的Clark等则研发出核式(Nucleus)多频道人工电子耳,目前人工电子耳的市场以多频道为主电子耳。
人工耳蜗简介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能帮助重度及极重度耳聋患者获得或重新恢复听觉。它代替病变受损的听觉器官,把声音转换成编码的电信号传入内耳耳蜗,刺激分布在那里的听神经,再由大脑产生听觉。
构造
人工电子耳蜗装置分两部分,一部分为体外言语处理器,包括:方向性麦克风、导线及传送器;另一部分为体内电极接收/刺激器。
体内部件:由钛合金、铂金和硅胶等材料制成,包括由一组铂金材料的电极组成的电极组,这些材料被证实与人体组织相共容。接收器(刺激器)由坚韧、耐冲撞的钛合金作外壳,外被硅胶层。这种设计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体外部件:言语处理器是一种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编码成电信号的装置,类似一台随身携带的微型电脑,包括耳背式的方向性麦克风、传输线圈、磁铁和导线等。
基本原理
麦克风接收声音,并通过导线将其传至言语处理器;言语处理器对声音进行数字化、滤波编码等处理,并将编码信号经导线传至传输线圈;传输线圈将编码信号通过耦合传至皮下的接收器;接收器对编码信号进行解码;按信号选择一定位置的电极,刺激耳蜗内的听神经纤维,使其产生兴奋,将信号传入大脑,产生听觉。
人工耳蜗植入程序
人工耳蜗植入有严格的病例选择,以及术前评估、术前训练、手术、术后调试及听力语言康复等一整套工作程序。
人工耳蜗植入工作需要由一组专业人员及患者和家属共同配合来完成。其中专业人员主要有耳科医生、听力学家、心理学家等,在儿童人工耳蜗工作小组中还需包括经验丰富的聋儿教师及言语康复治疗师。
这些专业人士共同对患者进行评定、辅导、手术和康复,以帮助家长和患者正确认识人工耳蜗,建立适当的期望,使人工耳蜗在患者身上发挥最大的功能。
术前评估
在下列条件符合时可以应用耳蜗植入:年龄≥18个月;双耳极度感音神经性聋;连续应用助听器至少6-12个月并且参与早期介入系统而没有明显改善;符合医学标准。一般说来,最能直接受惠于人工电子耳装置的,是有了口语能力后才失聪的人,而非是先天性耳聋的患者。
1、患者提出植入要求;
2、 初步医学评估和会谈;
3、 听力学评估和会谈--听力损失程度评估、听力损失的原因;
4、 助听器验配;
5、 佩戴助听器评估--判断助听器对听力的帮助程度;
6、 医学评估和会谈包括X光、CT、核磁共振等,以了解耳蜗、听神经及中枢的情况;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全身麻醉;患者是否有其它可能限制手术的疾病;
7、 术前言语评估;
8、 心理评估;
9、 汇总谈话;
10、术前讨论;
11、同意植入。
会谈
术前相当一段时期内,会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多次反复会谈,会谈的内容和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患者病情、病因进行了解;
2、 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进行了解;
3、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人工耳蜗知识;
4、 帮助正确认识人工耳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树立适宜的期望值。
手术过程
手术过程就是将人工耳蜗内部部件植入耳后皮下,并将电极组插入耳蜗内的过程。医生会在手术前向患者仔细交待术前准备、手术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风险。
手术通常需要2~3个小时,住院时间一般为7~10天。植入人工耳蜗的部位会有轻微的疤痕和少许突起,一般头发长出后就会被遮盖。
手术风险
根据以往病例的手术报告显示,其并发症与其它手术的并发症一样,包括麻醉意外、伤口感染、流血及一些属于耳科手术的并发症,如耳部麻痹、味觉障碍、面部肌肉无力、头疼、眩晕、耳鸣等。
术后开机和调试
手术后一个月,手术者应回到医院,由听力师帮助佩戴外部装置--言语处理器和头件,并开启言语处理器,设计调试言语处理程序。这一程序就是术后开机。
此后,在使用过程中,听力师每隔一段时间会进行程序的调试,以保证使用者听到的声音清晰舒适。
术后调试的时间间隔会逐渐延长。开机后的一个月内,每周都需要调试一次,之后也许每隔半个月调试一次,再接下来每隔一个月调试一次。以此类推到每年调试一次,调试程序的参数会随之逐渐稳定。
术后听力、言语康复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言语治疗康复方面的专业人员和植入者、植入者家属一起,共同制订康复计划,以发展患者的听力和语言能力。
语后聋的患者一般需要数周时间进行恢复,而语前聋的患者则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进行康复。
下一篇::人工耳蜗的构成成份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