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锚式助听器
定义:
骨锚式助听器(bone anchored hearing aid,BAHA)是一种需要手术植入的通过骨导途径助听的装置,它主要由3部分组成,分别为金属钛螺钉植入体,外部连接桥基部分以及声音处理器。声音处理器拾取声刺激,将声音振动传导给与其连接的桥基部分,由连接桥基传导至植入在颅骨内的钛螺钉,从而振动颅骨和耳蜗,刺激内耳听神经产生听觉。
发展历程:
1977年,瑞典哥德堡的Tjellström、 Hakansson和Carlsson科研组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一名耳聋患者,取得良好效果。1999年,骨锚助听器问世22年后,才获得FDA的批准,适用于传导性和混合性听力损失的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2001年,FDA批准可为患者双耳植入骨锚式助听器;2002年,批准用于单耳听力损失患者。2011年迄今为止,全世界已有超过万名患者接受了BAHA植入手术,经过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公认,目前认为BAHA是一项比较成熟的助听技术。
在我国,由于2010年BAHA刚刚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在临床初步应用,所以国内相应工作开展较晚。我国首例BAHA植入患者苗先生,由于先天性左外中耳畸形以及右耳外伤后全聋造成双侧听力障碍,于2010年12月18日接受了左侧BAHA植入手术。
优点:
骨锚式助听器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无法或者不愿意使用传统助听装置者。同样,单侧聋患者也可以通过该技术进行听力康复。适应证中还要求患者骨导阈值好于45 dB HL,言语识别率大于60%。虽然和人工中耳的作用原理不同,但骨锚式助听器同样没有堵塞外耳道、耳异物感或感染过敏情况,大大降低了声反馈啸叫的发生,与传统的骨导式助听器相比,BAHA的声音传送效率更高,音质更好。
手术状况:
BAHA与一般的助听器不同,需要接受一个小手术。BAHA植入手术位置在耳后乳突部、皮肤相对较薄的隐蔽处。手术在耳后颅骨上用特殊电钻打一个骨孔,安 装一个3至4毫米长的钛质植入体。然后尽量削薄周围的皮肤,并经皮肤将钛质桥基旋入钛质植入体的内螺纹内。术后至少三个月保持钛质植入体不负重,使其与周 围骨质完全融合。
任何手术都可能发生并发症,BAHA手术并发症包括出血、脑膜损伤等,主要发生于颅面畸形的儿童患者,由于大血管(乙状 窦)位置偏前、脑膜位置偏低易于发生上述并发症。常见远期并发症是局部皮肤感染,据文献报道发生率仅为8%,且程度大多比较轻微,需要进一步手术处理的仅 为2%。另外还有一部分患者的钛质植入体发生脱落,发生率大约为0.6%,多数是由于患者摘下处理器时操作不当造成。因此,手术后局部的护理很重要,我们 要像爱护牙齿一样爱护BAHA,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卫生;而且,还要注意避免植入部位的外伤,尤其是有颅面畸形的儿童患者;另外,由于BAHA的体外言语处 理器是电子设备,所以外力损伤和水浸都会造成仪器损伤。只要注意以上细节,总体来说BAHA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植入式助听设备。
BAHA装置费用一般在4000~6000美元,包含手术费用等需要15000美元。植入钛螺钉与头骨乳突骨质融合需要2~6个月时间,手术过程中,不会破坏组织。
发展状况:
目前全球有79000名患者植入BAHA,虽然被FDA较晚允许应用于临床,但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进,BAHA在国外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国内也逐渐开始应用。仅2009年一年,全球就有15900名患者植入此类装置。据估计骨锚式助听器的市场增长率正以每年20%的速度上升。
下一篇::不同类型助听器养护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