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助听器知识 > 浏览文章

多语种助听器验配听力康复的关键?

(作者:章邯   日期:2015年04月13日   加入收藏 )

不同语言的听障患者是否需要基于不同语言研制出的助听器或者其他听力康复设备,才能获得最大效益,不仅仅是一个助听器设计的问题,还是助听器验配的问题。中国听力学网曾多次大量介绍过关于中文语音数字助听器的研制,已有研究表明和语言和文化相关的听力器械的科学性以及必要性。验配助听器也需要考虑患者的母语吗?换言之,如果用英文助听器验配方法为说中文的听障患者配助听器,会降低助听器的效果?这些正是当今助听器验配技术发展中说关注的焦点之一。

我们知道,助听器从两个方面来帮助患者:一是提高对声音信号的可听度,二是通过帮助患者改善聆听言语信号的清晰度。可听度可以通过调节助听器的基本参数来达到,比如增益和频响反应等。而提高言语的清晰度则需要利用相关的声音信号处理技术,包括降噪、方向性和言语信号的强化处理等。聆听言语声音和理解言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除了依靠听觉系统外,在交流中我们还必须利用视觉信息、交流语境和环境声学等信息。一般讲,当交流由于外部环境不利于时,人们的对言语的理解能力必然从对听觉的依赖,部分转变成对视觉和语境的需求。

目前,在助听器验配时,我们常用清晰度指数(articulation index, AI)和言语清晰度指数等(Speech Intelligibility Index,SII)来指导和评估对助听器参数的调试及其效果,以提高患者对言语的可听度为目的。这些验配工具已经得到多年临床验证,成为行业的标准,比如中国国标已经规范清晰度指标的制定和使用:《声学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 15485-1995 Acoustics-Method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rticulation index of speech》。言语清晰度指数的主要特征是给不同频段的言语声音计算出不同权重,以此界定言语声音在不同频率的分布。从临床角度看,言语清晰度指数的本质是衡量能被患者听到的言语信息的程度,即我们常说的可听度。可听度越高,理解言语的潜在可能性越高,反之,由于听力受损,可听度越低,理解可能性越低。言语清晰度指数包括无意义的音节、单音节词甚至还可有简单的阅读材料等。一般讲,言语清晰度最大值分布在中、高频间。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在调试助听器时,当患者抱怨无法聆听讲话声音时,验配师往往会增加高频的增益,来解决这个问题。

言语清晰度指数在临床和研究中使用广泛,并大量用于对助听器效果评估。现在有些助听器分析仪甚至将其作为标准的测试工具,来评测助听器的性能。中国听力学网专家指出,言语清晰度指数并不能全面和准确地评估听障患者对言语的理解能力,也无法用于对日常对话交流能力的评估,也不能提供任何关于句子或者词句之间的语言信息线索。更重要的是目前使用的言语清晰度指数是基于英文建立起来的,和其他语言关系不大。然而现有研究发现,不同言语的语音、语言的语法等均能影响助听器的验配结果。

我们知道,音位作为独立区分语素或词的语音外壳的最小语音单位,具有音位的辨义功能,又称为音位特征,指的是不同语言具有不同的语音信息。在为中国听障患者验配助听器时,我们必须考虑到患者使用的是具有四声特征的中文语言,需要听到低频元音声调的变化,这种因语流所处的语音环境造成音位变体,如音位的特点、与重音的距离、处于词首或词末等等,均会影响对言语的理解。比如香港学者发现,中文广东话的长期言语频谱和英文相似,但是不同的是,中文具有重要言语意义的频段集中在低频,因此在调试助听器时,应该考虑增加更多的增益,而面对同样听力损失的英文母语者,却需要较少的低频放大。

考虑到不同语言的语音和声调等区别,有助于助听器的验配,比如,葡萄牙语偏重于鼻音,所以在给葡语听障患者调试助听器时,适当增加125-2000Hz区域的增益,会帮助这些患者更好聆听言语;像以声调为特征的中文,在中、低频率区域也同样需要提高增益,除此外,考虑到中文普通话由于翘舌音缘故,2700-3000Hz频率区域也同样重要。而像俄语这种具有典型的软腭音的语言,其关键频率集中在3000-3500 Hz区域。和英语相比,在不同的频率对于助听器放大参数的需求不同,比如在为阿拉伯语或希伯来语患者调试助听器时,这些语言以高频辅音著称,常用咽壁音 、塞音清、颤音等。因此,在调试助听器时,需要增加在2000Hz以上频率的增益。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增益的增加和患者的听力图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和助听器的类型没有太大的关系,目前所有的助听器验配软件也没有提供这方面的调试选择,因为这是直接和语言关联。如果不考虑到多语种的验配特点,有可能会忽略这些需求。

上面介绍的是不同语言语音特征和英语在助听器验配时的不同之处。除此外,根据中国听力学网的研究,语言的语法结构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不同语言的主谓宾结构不同,这也会影响到轻声和强声的增益设置,从而影响聆听言语。比如像日语和印地语这些以主宾谓(SOV)为特征的语言,如何提高用于句尾后置词的可听度同样重要。错失一个轻声的后置词,可能误解整个句子的意思。针对以辅音-元音-辅音(CVC)语音结构的语言,除了考虑调试增益外,还需设置相应的压缩线路释放时间,为了能让在元音后的强度微弱的辅音能听到,助听器使用的压缩线路的释放时间必须快,才能做到这一点。因此,根据这个道理,在给日语听障患者配助听器时,助听器验配师设置的压缩参数不能和英语听障患者一样才行。

综上所述,多语种的助听器验配具有一定科学性,在实践中,也有一定意义,比如针对中国听障患者,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助听器的多程序技术,可在不同聆听程序,根据语言做出不同的设置,以便患者具体的使用。可以将第一程序设置成英语,第二程序设置成中文,这样能保证患者比较不同语言的效果。多语种的助听器调试,考虑的不仅是文化和语言差异,更重要的是体现出母语不同听障患者对于听力康复的不同需求。

回到首页
上一篇:开启全新生活——助听器使用指导之自我训练十大步骤
下一篇:你还在努力适应助听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