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聋原因与前庭功能的解析
人体平衡的维持是由视觉、触觉、本体感觉(位于肌、腱、关节)及前庭器官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而内耳前庭器官对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在日常生活和体育活动中,身体的位置经常发生着变化,前庭器官的重要作用就体现在:它能够感觉人体在空间的体位变化,直线和旋体加速度的变化,并保持人体平衡。
聋哑学生由于种种原因致聋后,常同时伴随有前庭器官某些部位的损伤和病变,如前庭神经、前庭核等部位的损伤和病变,这就影响了他们对人体平衡的调节机能,常会引起眼球震颤、弦晕、姿势不稳等症状。据南京、天津、北京、青岛等地聋哑学校的不完全统计,大约有60-70%的聋哑学生前庭器官的调节能力显著落后于同龄健全学生。
造成聋哑学生前庭功能差的原因,目前争议很大。有人认为这种现象同致聋原因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聋哑学生或多或少地都存在有间庭功能的障碍;也有人则认为,这种现象同致聋原因关系不大,或者说无直接联系。
下面就致聋原因与前庭功能的关系,以及庭功能的评估和训练等,从聋生理病理学、前庭功能检查理论及运动康复的角度作一粗略的分析,以供有关聋校体育教师和运动康复者借鉴。
一、致聋原因与前庭功能
聋哑学生的致聋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先天性致聋和后天性致聋两大类。但在实际调查中,有些聋哑学生家长和医院也无法判定致聋原因,即把它们归入“原因不明”性聋。为了便于分析,本文仅按下列分类进行分析。
(一)先天性致聋:可分为遗传、孕期和产期三类因素。在这一类病因中,除了内耳先天性发育不全及晚期先天性梅毒感染可能引起前庭功能丧失或减弱以外,其他致聋原因一般不会影响前庭功能。如风疹病、早期先天性梅毒感染,怀孕期的各种中毒性疾病(损伤前庭器官的毒素除外)、糖尿病、肾炎、腹部X线照射,分娩外伤、早产或难产等等。
(二)传染性病源致聋:指患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引起的感觉神经性聋。在这一类病因中,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腥红热、白喉、风疹、流行性腺炎、麻疹、回归热、梅毒等可能造成前庭机能下降外,其余一般不会影响前庭功能。如伤寒、疟疾等等。
(三)中毒性致聋:由于耳毒性抗生素造成了听觉功能丧失。此类抗生素除致聋外,还可造成前庭功能丧失或下降,它们对前庭的损伤程度可按下列依次减弱: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紫霉素等等。
(四)原因不明性聋:有的医学杂志或书中也称突发性聋,它是指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这一类中,除美尼尔病、神经性聋以外,其余的也可能对前庭功能形成影响。如:颅骨外伤,爆震性聋。各种传染病的迷路炎或神经路炎、内耳梅毒、小脑及脑桥角肿瘤压迫等等。
除以上四类以外,还有代谢性聋、噪声性聋、蜗后病变等等,这些致聋原因对前庭功能的影响一般不是很大,有的目前尚未明确。
分析致聋原因与前庭功能的关系,仅仅是为分析学生致聋原因与前庭功能关系时,提供可能性的依据。还有一些原因不明性聋,需要借助某些简单的仪器和检查方法来作进一步判定。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些常用的前庭功能的检查方法,以供参考。
二、前庭功能的测定方法
由于聋生的前庭功能障碍,可引起共济失调、动作笨拙、平衡功能减退。为评估其前庭功能,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功能测定。
(一)步行试验:在地上划一条长10-15米的直线。先让学生睁眼熟悉一下,然后闭目在直线上行走,观察其偏差情况。前庭功能差者,步行容易偏差,偏差愈大,功能愈低下。此法也可采用进退步行检查,即闭目行走10-15米,然后后退回原地。前庭功能差者,往往出现比较明显的偏差。反复检查,偏差更明显。
(二)手杖试验:手杖相当于腿长,学生双手按握杖头,上身前俯,额部放手背上。闭目绕杖侧步旋转5圈,睁眼向前直走。前廷功能差者,行走左右摇晃,甚至无法行走。
(三)旋转试验(Barng法),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在20秒内转10圈,间歇5分钟后,观察旋转后眼震。正常人为15-45秒。
(四)冷热试验(小量冷水法):用冷水10毫升,在5秒钟内注入外耳边。记录:1、潜伏期:即从开始注入水到眼震出现时间。潜伏期时间15-30秒;2、眼震持续时间:正常值为持续时间60-120秒。
(五)单足站立和单尖站立:在平坦地面上,用一只脚(有利脚)支撑,先站10秒钟,然后提踵,前脚掌站立,另一腿前伸,眼平视前方,两手叉腰,记录支持时间(包括前10秒)。
(六)“十字”踩木检查:学生看到开始信号后,前脚掌踩上长12英时,宽、高为1英时的木块。与木块呈十字形支撑站立,另一脚离地,记录维持平衡时间。
对前庭功能进行检查的方法很多,这里仅介绍一部分,更多的需要教师们根据聋哑学校的具体情况,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去选择和创造。
三、前庭功能的训练
前庭功能的训练的目的,是补偿聋生因听觉、前庭功能损伤而造成的共济失调,促进其的准确协调发展。
1、通过运动中身体支配的面,由大逐渐到小,身体重心由低到高。(1)先从卧位,然后到侧卧位;(2)从卧位至坐位至站立位;(3)从双足站立至单足站立至足尖站立。
2、身体重心由低到高:先在平地上行走,然后至体操凳上以至更高的板条上行走;
3、从自我保持平衡到在破坏平衡时重新维持平衡:开始时可从坐位练习,当训练对象坐正后,从一侧推动以破坏其平衡,从而要求其再度保持坐正的体位,该推动力必须由轻到重,并注意保护,以免引起跌到损伤。
4、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开始要求在安静状态下保持平衡,继而要求在动作中保持平衡。
5、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到不在意下保持平衡;先告诉训练对象在推动下要求保持平衡,以后可在其不注意的情况下进行推动,要求继续保持平衡。
6、从视觉监视下保持平衡到闭眼时保持平衡;开始时两眼睁开站立,并注意地面所画直线特走,然后要求闭上眼睛站立,并向正前方行走。
以上仅仅是刺激姿势反射和训练本体感受器的自我训练,当平衡能力恢复到相当程度时,则可进一步要求在破坏前庭器官平衡时也能保持平衡。这一训练可以进一步提高平衡能力,主要用以训练晕车晕船和“航空病”等。例如要求在旋转身体后继续保持平衡,迅速由卧到站立位时保持平衡,以至在大转轮中进行训练等。
下一篇::耳聋病因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