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聋童的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就是适用于社会公共领域中的道德规范或者道德要求,即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关系.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的组成部分,聋教育又是特殊教育的一部分,聋人的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命运与未来.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从小培养聋童的社会公德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任重而道远.针对聋童的生理特点,以教育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对他们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文明礼貌,从小培养
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文明礼貌是在人际效中的一种道德信息,它说明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尊重.聋哑儿童早期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启蒙"教师",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教育的场所.儿童的行为反映了父母的行为模式,早期的家庭生活给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奠定了牢固的心理基础.我们所教的孩子是7—10岁年龄段的,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处于朦胧状态.他们的家庭条件也各不相同,由于家庭条件不同,所受的待遇也有所不同,有的在家是条"龙",有的在家是条"虫",由于所受的待遇不同,他们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惯,有的随地吐痰,有的饭前便后不洗 手,有的见到师长不打招呼……进入我校以后,我们从他们的文明习惯,礼貌用语入手,因为文明礼貌教育是一个民族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一个国家,社会风貌和现实生活的反映.朱鹏同学来自农村,他有随地吐痰的不良习惯,有一次,他老毛病又犯了,发现后我立即把他带到教室的痰盂旁,告诉他吐痰时应吐在痰盂里.如果在社会公共场所吐痰时,可以将痰吐在废纸里,然后扔到垃圾筒内.教师不仅告诉他方法,而且还给进行示范,这种经常反复的教育,使他改掉了这个不良习惯.
聋哑孩子由于生理缺陷,原来就有口难开,再加上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们早上见到教师就像见到陌生人似的,从不打招呼,于是我们就采用了主动问好的方法,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教育他们.每天早晨,只要见到不愿意与教师打招呼的小学生,我们便会主动上前拉住他的手,微笑着打着手势:"XXX,你早!".老师主动问好,同学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立刻向老师问好了.这些看上去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这却从小培养了聋孩子的文明礼貌.
二,助人为乐,从自己做起
如果说文明礼貌的实质,是在新生人的言行上所应当表现出来的文明修养,而助人为乐的裨则是关心,爱护人这一方面所表现出的文明修养水平.聋哑孩子虽然有口不能言,但是他们的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我校是市残联授予的"盲人按摩培训中心",每年的10月中旬,市残联都要在此举办盲人按摩培训班,十几位盲人学员吃住在学校.由于他们又目失明,生活非常不便,特别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刚开始不熟悉线路,走起路来磕磕碰碰,见此情景,聋孩子会主动上前搀扶盲人,去帮助这些比他们更困难的人.校园内经常会出现这样让人感动的情景.由于盲人和聋人都是残疾人,但他们的残缺部位不同,一个是有眼看不见,一个是有耳听不到.每当聋孩子将盲人搀扶到目的地时,盲人总会对聋孩子说声"谢谢".尽管聋孩子听不见盲人的感谢,但他还是面带笑容的看着那位盲人.听了盲人的话语,看到聋孩子的笑脸,一种喜悦在心中油然而生,聋哑儿童 用无声的主言谱写了一曲曲助人为乐的篇章.
我们班上有几位同学是走读生,他们每天要乘公交车往返.当他们乘车时,能主动让座,主动搀扶老人,他们助人为乐的行动赢得了乘客的一致赞扬.
三,爱护公物,从小事开始
以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感,维护和珍惜国家,集体财产,爱护公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国外在这一点上就做得非常好.例如,有一次,龙永图部长在瑞士上厕所,听到相邻 的隔间传出奇怪的声响,他走过去看到一个小男孩正满头大汗,摆弄着部水箱,小男孩说:"这马桶抽不了水来,我不能就这样走了."这就是一种社会责任感.从小培养一种遵守规则的习惯,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诚信的可贵品质.
聋哑孩子由于生理缺陷,他们的听力受损,对声音的大小不第三特别体现在爱护公物上.班级,宿舍的课桌椅,衣柜,碗柜经常被 损坏,原因是他们有时忘了带钥匙,蛮劲上来,用砖头将搭扣敲坏.有时在搬桌椅时,他知道应该轻拿轻放,但就在他放的过程中,将桌子摔坏了,他自己还全然不知.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开展了"爱护公物"的系列教育活动,通过教育活动,校园里爱护公物已蔚然成风,损坏公物的现象逐渐减少.
四,保护环境,从观念入手
20世纪以来,已形成了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这主要表现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原始森林面积急剧减少,草场退化,与此互为因果的是人类面临着大规模海港化的威胁,资源和能源危机,臭氧层的破坏,直接损害了人类的生存.在市教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我校95年进行异地新建,建成了一座花园式的学校.亭园连廊,四季花香,绿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宿舍与食堂之间有一块绿地,从绿地可以抄近路到宿舍 ,没过几天,绿地中的绿草就被学生踏平,绿地成了一条人工自然小道.绿地在流血,小草在哭泣,看着这条被踏出的小道,我们副食学生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搜集各类有关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他们在搜集,他们在后悔,一条条警示语出现在校园的小牌子上:一朵花,一滴汗,一片绿,一份爱.从活动中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看着那被踩出的小道,他们惭愧了.从此再也没有学生从那儿去抄近路,那片沉默的绿地又焕发了生机.
在春,秋游时,我们让学生带上塑料口袋,将瓜皮果壳放在塑料袋内,自觉保护环境,让他们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培养聋童的社会公德是一项长期目标,我们将把这一目标渗透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在平时的教育中,逐步培养聋童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公德.
下一篇::婴幼儿语言的发展与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