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观双语双文化
世纪末爱德基金会进驻南京试点双语教学,新世纪后,联合国儿基会、英国儿救会进军中国大陆渗透双语双文化的理念,相对于中国聋教育以口语唱主角隐射出“改造状态,补偿缺陷”的观念,推出双语双文化“改善功能,扬长避短”的思想,打破口语一统天下之势,各地手语研究机构的成立,手语作为一门语言成为主旋律的变奏趋向明显。 1.关于手语的争议。 目前国内各地的手语研究机构均为空城机构,大多数研究人员系健听人,难免想当然论述手语是“无奈的、初等的”语言,套用语言的传统定义“所有语言特性是语音和文字”,阐述手语不是真正的语言。少数受聋界认同的健听专家学者和聋人调研员认为手语是一门语言,论述“手语是聋人堂堂正正的语言,作用于视觉器官,以录像与文字为记录形式,具有‘表情达意’的属性,具有其形成发展的群体基础,也具有根据其群体发展的需要,而演变的语法特点”。两种南辕北辙的争论焦点在最近呈淡化之势,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手语是聋教育中最直接有效,最充分灵活的教学方式,将此视为聋人语言是情理之中”。由此轮廓“手语是一门语言”的大合唱为期不远了。 2.文法手语和自然手语渐为手语研究领域中的争论焦点。 文法手语—— “汉语手势”,用手势辅助汉语叫汉语式手势,基于本民族语言,独立于表现形式的另一语言,等同本民族语言的语法体系。 自然手语——有人称手势语言。把手势语直译成汉语,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哑巴话”或“聋性语言”,独立于本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语言,异于本民族语言的语法体系。挪威等国家已形成聋人手语的语法体系。 杨军辉博士在一篇文章提及:“手势汉语和汉语手势,两个偏正词组,共同点是混合两种语言,不同点是语序主次。”对此我试述一下个人的想法,聋生语言不通顺有两大方面,一方面表现为手势语言,另一方面表现为语序混乱。我个人称前者为手势语言,后者为聋性语言。 西方宣传聋文化,承认手势语言是聋文化的又一内容,其理由:自然手语能够准确充分地表达思想,聋人手语也需要表达上的准确性与充分性,这也体现了聋人的思维特点,应该承认其作为群体语言,尊重其群体语言特性、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 在聋教育中,普遍存在聋生语言不通顺问题,应该怎样看待?把它当成手势语言予以承认(即杨军辉博士所言“手势汉语”),还是把当它成聋性语言?如果承认自然手语是聋人的独立语言,那么聋生语言不通顺的问题就有待区别了?如果承认手势语言存在的合理性,那么手势语言的语法体系是什么?如果没有形成语法体系,那么我们的聋教育面对聋生语言不通顺的问题应该何去何从? 3.《中国手语》表现于对聋文化既排斥又妥协,既抗争又共谋的尴尬。 在新版中国手语即将出版之际,中国残联副理事长邀请有关聋人手语专家座谈,听取意见。闻大敏先生讲述这么一件事:辽宁省举办全省手语大赛,各位手语选手在台上演讲得有板有眼,漂亮得体,台下聋人一片欢呼,很多手语演讲者均获得高分。评委请来一名聋人按照事先拟好的文字稿用手语宣读,要求台上各位手语演讲者将聋人用手语宣读的内容翻译成文字。两稿对照不是大相径庭,就是南辕北辙,令在座的评委瞪目疾首。上海聋校聋人教师俞慧跟笔者讨论时提及聋校健听教师自身手语不错,却看不懂聋人的手语,在国内聋校相当普遍。她解释:听人教师眼睛盯着手势的飞舞上,聋人手势仅是聋人手语的一部分,完整的聋人手语是手势、表情、面部活动、肢体演示等的系列组合,承载着聋文化的内涵。这就难怪很多聋校教师看不懂聋人手语了——不懂聋人文化。苏州盲聋哑学校副校长方红说:“手语翻译的最高境界是能准确无误地看懂聋人的自然手语”。在去年北京聋人节活动,请来北京聋校精通《中国手语》的老师出任会议翻译,台上领导讲话,台下一片叽叽喳喳,我悄悄问左右两边的几位聋人怎么不看台上领导讲话?人家反问我:“你看得懂吗?手语翻译是哪来的?”会后北京某老聋人说:“那手语不是咱聋人的味,一闻作呕。”某位聋人教师的话更具代表性:“脱离聋人文化的手语,什么味也不是”。两位聋人的话是否可以诠释聋人节“台上讲话,台下哄乱”的场面。其实这样的场面在北京聋人节那天年年发生。 4.自然手语的社会变体。 笔者三次去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调研,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兼董事会董事刘再军先生说:他们公司买过《中国手语》,健听人看书学会标准的中国手语后却无法与公司聋人员工交流,书上的打法与公司聋人员工自成习惯的打法格格不入。该公司许多在聋校打中国手语的聋人毕业生,进入大宝后,在群体生活中潜移默化学会了社会手语,很多聋人表示社会化的自然手语简洁明快,表意性、准确性、形象性很强。比如:“不行”,文法手语:“不”加“可以”;自然手语食指打*字;还有一种自成公认的打法:食指竖起,摇摆。第三种打法包含着一种身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体现命令的意思,多为有身份者使用,如果身分平等,则体现说一不二的坚决,多为男士手语(女士不宜用)。再比如:看不起,文法手语“看”“不”“起”;自然手语“看”大拇指尖向外弹动小拇指尖;还有一种自成公认的打法,手掌拍在一起,五指交*。第三种打法表示你在我们那里没有立足的空间。刘再军先生称,社会化的自然手语可以说是聋人自然手语的精华,体现强烈的聋人社会特性和聋人文化特色。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的过程,语言传递着文化的内容,承载着文化的内涵,文化促进语言的发展,引导语言的走向。承载着聋文化内涵的聋人手语在国内聋校手语中占多少比例?目前聋校普及双语双文化理念,其教材多是根据《中国手语》编成的,与社会化的聋人自然手语有较大的出入,是否代表聋人手语与聋人文化?什么是自然手语?文法手语?其特殊标志各是什么?国内对上述概念有什么定性说法? 目前国内手语研究机构由于多种原因,在运作中面临很多困难,其体制、机制、编制、经费、合作、研发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上述限制与障碍使聋人手语的规范推广失去了来自民间文化传承的源头活水,而民间承载文化的手语失去学术研究的引导与提升。 (责任编辑:聋人在线) 上一篇::中国手语和汉语双语教育初探下一篇::宝宝的手语预示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