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揭儿童安全教育盲区 “百度公益+”守护儿童暑期安全
每年的暑假,在带给孩子欢乐的同时,也是意外伤害的高发时段。如何能填补学生暑期安全的“黑洞”,编织出一张有效的安全防护网,保护儿童尤其是低年龄儿童的安全?
今年夏天,百度推出了“百度公益+”项目,将视线锁定在“儿童安全”这个更具普适性的话题,与伊利、芒果V基金合作,一同关注儿童防拐、户外安全及室内安全三大领域。
“百度公益+”基于大数据分析发布《儿童安全指数白皮书》,并针对该白皮书中反映出的公众安全教育盲区,用AR、图像识别、3D视觉技术传播儿童安全理念,为公益教育传播开辟了一条新的模式和路径。
全网数据洞察安全教育盲区
儿童安全是一个高频话题,从屡屡见报的电梯“吃”童,到频繁发生的儿童高空意外跌落事件,这样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但很少有人去发掘背后的原因。
借助大数据分析,“百度公益+”揭示了冰山一角。根据《儿童安全指数白皮书》,在调取了2015年4月到2016年3月之间来自PC端与手机端数以几十亿次的网民行为大数据之后,发现关注儿童安全的网民年龄集中在20岁到29岁之间。报告同时显示,这些处在焦虑中的年轻父母亟待补充安全知识。
在80后、90后长达十多年的教育经历中,“安全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到为人父母时,因为从安全意识到安全知识都相当欠缺,才不得不借助互联网络,为自己孩子补齐这一课。
这正是大数据的力量所在,即综合全体网民的所有上网数据,能够精准洞察到公益性议题的社会认知盲区,甄别教育对象,设计教育内容,甚至评估教育效果,从而让公益传播以最少的成本收到最大的社会效益,避免浪费资源。相比之下,在以往只能依赖于部分数据进行抽样分析,进而推测集体行为的年代,想要做到如此大规模的调查,是很难实现的。
无险但逼真的体验式安全教育
安全知识是社会公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针对好奇心强,且不具备基本安全概念和自控能力的儿童群体,如何有效地传递抽象的安全知识一直是安全教育领域的难题。
今年,“百度公益+”应用了时下最前沿和热门的AR增强现实技术,针对儿童防拐、乘车安全、居家安全等公益内容,为小朋友制作了一套卡通安全教育视频,只要用手机百度拍照,就可以自动调用内置的AR插件,依托图像识别、多模交互、3D视觉等进行互动体验。
从儿童教育理论来看,在幼儿阶段,灌输抽象的安全知识远不如场景化的体验有效。因为小孩子天生对动画式的场景感兴趣并记忆深刻,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容易激发儿童的注意和兴趣。将AR技术与儿童安全场景的结合,相当于是在用幼儿熟悉的“语言”去构建感知的场景,能让幼儿产生更强的沉浸感,进而提升安全意识。
基于AR技术,“百度公益+”实现了安全知识由被动式的说服教育向主动式的安全体验的转变,不失为安全教育领域的一大有益探索。我认为,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培训、科普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巨大,将给公益传播开启全新的发展空间。
新型公益模式浮出水面
囿于国人观念和情感对“公益”的误读,在大多数人眼里,公益行为往往被等同于“慈善”和“免费”,涉及到消费和购买的公益行为往往被等同于作秀。
实际上,“公益”最重要的因素有两点:“利他”和“不把利润当作首要目标”,“公益”与“免费”不存在对等关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公益行为需要耗费多方面的成本,如果全部免费,这样的善举很难走远。企业公益行为必须参与价值链循环,才能长远存在和持续发展,从而带动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公益。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长期持续的公益行为往往融合了免费志愿提供和公共服务交易(个人、家庭等受益主体买单)。“百度公益+”项目正是如此。项目将牛奶外包装作为公益传播的载体,有利于公益行为的可循环和可持续。借助产品化的传播载体和移动设备终端,“百度公益+”也得以实现安全意识调查、体验式推广、传播效果评估、改进意见收集的一体化。
互联网技术的演进使得公益行为超越了政府、NGO主导的模式,越来越多的企业等主体将公益与技术相结合,丰富了公益的内涵和手段,让公益行为更持续,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同互联网思维带给传统产业的颠覆一样,中国公益事业发展与创新的一天正在到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新时代的公益行动应该更有趣、更具效果,也将释放出更大的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