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国际迎来“中国掌门”近百年来首次由华人女性担任主席
图为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第二十三届康复国际世界大会上发言
10月27日,在英国爱丁堡,她以自身的勇气和智慧为残疾人走向世界舞台创造了一个生动的范例,她就是康复国际近百年来首位由华人女性担任主席职务的张海迪。
刚卸任的康复国际前主席让·曼斯贝肯充满期待地表示,“海迪女士将给康复国际的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带来影响,为康复国际引入更多的资源。相信中国残联和海迪本人在未来4年里会更加成功”。
10月25日至27日在爱丁堡举行第二十三届康复国际世界大会,主题是“创造更加包容的世界”,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英国王室安妮公主以及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专家学者和残疾人工作者出席。
担当使命责任 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
在10月27日的就职演说中,张海迪表示,担任康复国际主席意味着新的使命和责任。做好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实现残疾人的平等、共享、融合,意义深远。
康复国际成立于1922年,长期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康复和福利,与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以及联合国各区域性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并在这些组织中具有咨商地位。
2014年,经中央批准,张海迪参加了康复国际竞选,高票当选新一届康复国际候任主席。
近百年来,康复国际长期致力于促进和维护残疾人人权,努力为残疾人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环境,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很多项目,以温暖的人文情怀,帮助了无数残疾人。
现在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残疾人问题。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不让一个人掉队。但全球仍有许多残疾人生活在困境中,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更加关注残疾人的权益保障。
“未来4年,要遵循康复国际《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根据康复国际《2017—2021年战略规划》,将其工作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残疾人权利公约》紧密结合,为落实与残疾人相关的目标而努力。”张海迪说。
张海迪一再强调,康复国际要加强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友好合作,努力协调国际残疾人事务;建设好康复国际全球网络,支持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积极参与,开展更多的合作项目;要利用康复国际专业委员会的优势,支持鼓励世界先进的科研机构开展康复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脊髓损伤、自闭症等;建立非洲基金,开展康复项目,培训康复人才,特别是为残疾妇女和儿童提供辅助器具;创立永久的康复国际奖项,奖励为康复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搭建国际平台 创造更加包容的社会环境
张海迪履职康复国际主席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又一新标志,是中国深度参与国际残疾人事务,长期积极开展残疾人事业对外交流合作的具体体现。
几十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在立法保障8500万残疾人权益方面,在无障碍建设以及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
现在,符合条件的中国残疾人可以驾驶汽车,盲人可以携带导盲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中国教育部已经出台了残疾人参加高考的便利措施。仅在2015年就有8500名残疾人学生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校学习。此外,2015年9月,中国国务院还通过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并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和发放。全国2000多万残疾人因此受益,提高了生活质量。
在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同时,中国残联主动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推动国际残疾人事务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残联成功将残疾人发展问题纳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弥补了2000年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没有关注残疾人问题的缺憾。
联合国在成立70周年之际,特邀中国残联共同设计残疾人主题邮票纪念版张并联合主办首发式;成功举办北京亚太经合组织(APEC)残疾人事务主题活动,中国代表当选“APEC残疾人事务之友小组”首任主席;我国在非洲政策文件中确定了残疾人领域合作的重点任务,建立了中美、中俄等政府间残疾人事务协调机制;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新增了残疾人事务合作交流内容。联合国等机构先后向中国残联等组织颁发“联合国和平使者奖”等10余个奖项。
7月7日,中国政府在165个缔约国中首个在国家层面举办活动,纪念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通过10周年,赢得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高度评价。他称赞中国在为全世界的残疾人创造更加包容的社会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
中国残疾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国家发展规划纳入了健康保健、社会保障等残疾人权益的重要方面,建筑和信息无障碍相关条例出台。这些都为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保证倾听残疾人的声音、加大维护残疾人权利提供了坚实基础。
10月3日,张海迪在瑞士日内瓦出席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社会论坛并发言,向国际社会介绍了中国在保障残疾人权益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注入动力活力 为厚植国家软实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和国际残疾人运动推进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推动残疾人事业已经有了现实可能。
中国残疾人事业已经成为我国民间外交、人权外交的亮点和优势领域,为树立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利益、厚植国家软实力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此次世界大会上,中国康复专家胡向阳、残疾人运动员雷庆瑶、残疾人国际事务专家尤亮和李笑梅等纷纷亮相发声,“中国军团”成了康复国际世界大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康复国际世界大会是残疾人事务专业交流平台。现场,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邵磊表示,这次大会体现了全球范围内对残疾人事业认知的新高度,残疾人事务在基础研究领域覆盖很广,涵盖了政策、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同时,在应用领域,从技术的基础应用,到文化传播的具体方式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包容性和融合性。
中国残联辅具中心主任李晞感慨地说,辅助器具对残疾人融入社会至关重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康复辅具产业发展,本次参展机构来自11家有特色的中国自主品牌企业。中国展品既有高端机器人,又有实惠适用的家用辅助器具产品。这是向全球展示辅助器具领域“中国成就”和“中国制造”的上佳场所。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闭幕式上的精彩演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副团长王晶说,“我们的节目是想告诉世界上所有的残疾人,只要社会给我们平台,残疾人一样可以实现梦想。经典舞蹈《千手观音》为残疾人祈福,希望全世界为残疾人创造更加包容无障碍的世界,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尊严,实现人生价值”。
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盲协名誉主席李志军表示,此次康复国际世界大会上,一些先进理念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特别是不少人提出让残疾正常化这一理念,展示出残疾人事务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残联发言人介绍,11月上旬,亚欧会议框架下残疾人权利论坛将在北京举行。这是年内中国残疾人事务对外交流的又一盛事。中国正为国际残疾人事务注入新的活力,务实进取地参与残疾人领域的全球治理,履行力所能及的义务和责任。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