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首款针对特殊儿童的课程和电子教材 在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试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伴随着孤独,还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目光。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关心这个群体。不久前,一款针对特殊儿童的电子教材已在试用,这是成都市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等与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王勉教授合作开发“智障与特殊学生康复课程”,也是中国内地首款针对特殊儿童的电子教材,同时也用于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的儿童。
特殊儿童有了基于国家课程的电子教材
在中国,特殊患者的数量高达1000万人。很多家庭因为子女被诊断为特殊患者后,一家人的天塌了下来,因为寻医问药和高昂的训练费用经济状况陷入困境,生活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有的家长为了陪读孩子,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正常的生活。由于医学上还没有能力认识到特殊患者的发病原因,在未来很长时间,特殊患者依然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疾病。
特殊患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正常人可以非常容易判断一个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肢体语言。但是在特殊儿童的世界里,这一切都是难于理解,需要专门学习的,比如“开心”这个词,一般小朋友说一次就知道了,但特殊儿童却学习困难,老师也要用很多精力去教他们如何识别开心、如何表达开心。目前,国内有一些零星的自特殊患者的教学资源,但要找一套完整的教材却很难。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的教学工作都是根据各自的经验和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学效果差异很大。实际上,在发达国家有比较全面和系统地针对特殊儿童的教材,参与研发项目的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王勉教授,在美国特殊教育领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王勉教授为教材的编排提出了课程架构和教学策略方法,而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则将这些落实到具体教学材料中。这个课程,从“沟通与言语”,“行为支持”,“兴趣与游戏”,“认知与学业”,“表情与情绪”,“适应与常规”和“社交互动”七个板块,系统地归纳了自闭症患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不仅为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老师们提供了系统的教材,同时也能够帮助到特殊儿童的家长,用更科学的方式参与到子女的教育和教学。将改变国内缺特殊儿童教材的现状。
研发工作提升了学校老师的研究和综合能力
这款教材分为教师版和学生版。教师版本有“统计和分析”的功能。比如某一名学生要学习“食物”这个主题,老师会提前一天把相关知识发送到学生的系统中,学生接收到指令之后,便可以自主或者在家长老师的配合下完成预习,正式上课时再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同时,老师也能够对学生完成作业进度进行全程监控。学生对于哪些知识点还掌握得不牢固,哪些知识点已经掌握好了,老师一目了然,为制定下一目标提供了支持。
目前,武侯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近千人,除了部分情况较严重的学生就读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之外,绝大部分的学生随班就读。全区25所学校都建立了全纳教育的资源教室,普通学校的老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特殊教育培训,如何对特殊儿童进行教学是一大难题。
教材是按照儿童各发展领域的规律来设计的,素材全部来源于孩子的实际生活,学生接受起来不至于困难。为了编写教材,学校专门组织了摄影培训,老师亲自拍摄,收集了2000多张图片,囊括了学生在社交,兴趣等方面的绝大部分内容,全部是由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的18名老师完成的。拍摄这些图片相当不容易,“认知”中有穿羽绒服的场景,炎热的夏天,老师们要穿着羽绒服出镜,而且每一名“模特”只能在图片中出现两次,所以老师们的家人、朋友都参与到其中。有一个场景需要拍摄早餐店炸油条,但是早餐店老板很排斥“出镜”,大家帮忙化妆,最终拍摄到炸油条的照片。“18个人的背后,是18个朋友圈的力量。”还有一张警犬的图片,因为找不到狗狗而焦头烂额,后来校长蔡晓莉把这个事发到朋友圈,得到武侯区警察的大力支持。类似的经历很多,正是全社会的关心支持使编写教材过程中的这些困难一一得到解决。特殊教育学校王静主任说,整个暑假,老师们没有休息,都在收集图片和编写教材脚本,就为了能够帮助更多同学。
建设武侯特殊教育资源中心 把关怀送给辖区每一名特需儿童
从2013年开始,武侯区教育局与国际救助儿童会合作,成立了武侯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一直以来,依托于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成立的武侯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致力于为特殊儿童的成长努力。没有进入特殊学校在普通学校就读的含自闭症在内的特殊需要的孩子也有得到专业指导的机会,这就是武侯区教育局实施的全纳教育工程。
武侯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以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依托,抽调全区骨干教师到资源中心工作。中心秉持“全纳教育”的理念,对区域内包括智力障碍、孤独症、脑瘫、多动症、情绪障碍、行为障碍等类型的特需儿童实行“零拒绝”。中心坚持“大爱无碍,生命为本”的信念,致力于“一切为了特殊儿童”的工作中心,把武侯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特殊儿童教育支援中心”,为区域内具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校和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和建议。
今年寒假,武侯区26名教师志愿者联合翻译了《行为干预指南》,《指南》对包括普通学生在内的各种行为问题都进行了一一分析,并给出相对应的措施,为一线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在面对学生行为问题,提供了依据,这本书将作为全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工具书服务全区教师。
对特需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 践行“高位均衡发展”
每周星期六,武侯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都很热闹,这里会举行针对自闭症儿童在内的各种特殊需要儿童融合活动,中心开展社交小组、学习困难小组和心理辅导小组等等,通过各种训练帮助学生融入到班级生活中。武侯区的一些老师兼任着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志愿者的工作,因此很多老师都要放弃周末的时间,到资源中心帮助特殊学生做融合训练。“特殊儿童的家长已经非常不幸了,我们作为专业人士,义不容辞地应该为他们提供帮助,或许能够帮助一个家庭走出困境。”武侯区特殊教育学校廖兴君老师说。
对于很多特殊儿童的家长来说,武侯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就是他们的加油站,孩子无故发脾气、有伤人行为、学习无法集中精力,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资源中心的老师们总能帮助家长们一起寻找到解决的办法。
一位特殊儿童的家长说,每周参与交流学习,我们家长的观念都会有较大的改变。武侯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给了我们这样的家庭希望,老师们让我们正确地认识了自闭症,让我们学习到了科学的方法。还有一位家长说,面对儿子异于常人的表象我们没办法,能从武侯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老师那里找到有效的方法,我们内心的痛苦、焦虑、无助、无奈等负面情绪,在家长小组交流中也得到一定的缓解。
四年来,武侯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周末小组和暑期夏令营培训了上千名学生和家长,不断地完善学生课程和家长课程,培训效果得到科学的验证,从验证的分析报告中又不断找到差距,不断完善课程的内容和方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行为问题解决新方案。对特需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也正是在践行武侯区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要求。
下一篇::重庆特教机构举办“世界自闭症日”活动